三国:从杀人亡命开始_第9章 天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章 天子 (第1/2页)

    洛阳。

    南宫,嘉德殿。

    二十六岁的当今天子刘宏勃然大怒,将奏章重重拍在御案上,叫道:

    “堂堂二千石大员,沙场宿将,居然为贼当路击杀!什么时候贼寇如此猖獗了?随从吏员都是酒囊饭袋么?拟诏,随从吏员一律处死!”

    公元167年,先帝刘志驾崩,无子。窦皇后之父窦武询问宗室刘鯈,河间王宗室谁贤,刘鯈推荐解渎亭候刘宏。窦武报告窦皇后,窦皇后派刘鯈、曹节等迎刘宏。

    刘宏的爷爷与刘志的父亲是亲兄弟,都是河间王刘开之子。而刘开是本朝三任章帝刘炟之子,就是那个“明章之治”的章帝。刘宏可谓根正苗红。

    公元168年正月,刘宏即位,时年十二岁。八月,窦武、陈蕃谋诛宦官,败死。次年,宦官打击士大夫,形成所谓“第二次党锢之祸”。

    公元179年,士大夫对宦官发起反击,司隶校尉阳球先杀王甫,拟诛曹节,“权门闻之,莫不屏气”。曹节蛊惑刘宏罢免阳球,后将阳球等下狱处死。宦官权势复炽。

    曹节去年(公元181年)死后,刘宏于诸常侍中最宠信张让、赵忠,曾称“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时人无不瞠目。

    刘宏宠任宦官,贬斥党人,卖官鬻爵,耽于享乐,朝政一片昏暗。

    刘宏虽然昏庸,但亲政多年,年富力强,不完全是宦官的傀儡。他还是有自己主意的,尽管他的主意说不上高明。比如说他刚刚下达的诛杀董卓随从吏员的诏令。

    太尉许彧与中常侍张让对望一眼,向天子奏道:

    “陛下息怒。时天降暴雨,目难识物,董仲颖为贼所害,实出意外,非随从之罪。

    仲颖被害,其随从皆感愤,割面出血,义不顾身,越境追击贼人。真可谓忠臣义士矣。

    陛下有此忠义之士,足见天佑。”

    宦官秉政数十年,不阿附宦官或者天子处出钱买官,是不可能当上三公的。

    太尉许彧和司空张济都可以算作宦官的党羽。

    许彧这次出面为李傕等人说话,乃是受了中常侍郭胜的请托。郭胜与张让则是同党。

    张让和赵忠是宦官的两大山头,但鉴于以往血泪教训,两人各自努力捞钱,做“君子之争”,斗而不破,面对士大夫集团时,牢牢抱团,一致对外。

    张让瞥见刘宏面露沉吟,也敲敲边鼓:“陛下,许公乃老成谋国之言,陛下何不命彼等戴罪立功,更彰陛下英明?”

    刘宏回嗔作喜:“常侍所言极是。拟诏,命董仲颖旧部限期缉拿贼人,不得延误。”想了想,又道:

    “冯翊太守登道报告说那贼子自称关长生,有些勇力,只靠董仲颖旧部恐怕难以将其拿下。

    令虎牙都尉派一队骑兵协同捉拿贼子。”

    许彧等领命。

    于是尚书拟诏,即时颁发。

    贼子当路截杀二千石大员的行为十分恶劣。从天子到诸大臣对此都深恶痛绝。因此一反拖沓,行政效率极高。

    虎牙营是一支朝廷常设的精锐军队,由虎牙都尉统领,驻兵长安,主要负责保护前汉宗庙,有时候也会被征调抵御外寇。

    编制变动较大,最高时达五千人,现在则两千人,以骑兵为主。

    除了虎牙营出动外,各州郡县也画影图形,擒拿关长生,并宣布购赏,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