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圣令(肆)_第8章 仁宗继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章 仁宗继位 (第1/6页)

    乾兴元年二月,宋真宗赵桓驾崩于延庆殿,遗命十二岁的太子赵祯灵前继位。

    文武百官当即于延庆殿东首,参拜新帝。

    延庆殿内外一片银妆素裹,皇太后刘氏率皇太妃杨氏等后宫诸妃嫔在内宫灵前举哀。

    文武百官退出延庆殿后,即换上孝衣,在外殿设草庐守灵。

    小皇帝以“孝子”的身分陪灵,照规矩要“席地寝苫”,移居延庆殿旁边的偏殿,称为“倚庐”。太后素性也从寿成殿迁到延庆殿旁边的崇徽殿中,一则身为太后自然要迁宫,二则方便照料小皇帝,三则也便于召对群臣。

    这边太后在宫中传下旨意,由同平章事丁谓,参知政事王曾入殿庐与重臣们商拟如何发布诏告天下的制赦。

    哭灵已毕,刘太后退入崇徽殿中。几天下来,太后明显已经憔悴,杨媛此时已有旨封为皇太妃,其余妃嫔不过都是称为先帝某位而已。

    这时候太妃杨媛见刘娥无心饮食,忙亲自捧了灵芝汤来道:“姐姐喝点灵芝,歇会儿吧!”

    刘太后接了灵芝,却无心去喝,放在桌上道:“妹妹你坐下来吧,这些事让她们去做好了。外头千头万绪的事,我怎么歇得下来。外头宰相们在拟诏,我还是先等等吧!”这边看了站立两边侍候着的嫔妃们,一眼就看到了站于后面的李氏,不由得引起心事。想了想,吩咐道:“李顺容,小公主身子一向不好,如今先帝驾崩,我怕她小孩子更受不住。我看你除了每日晨昏定省外,就不用在这里侍候着了,只管照看小公主就是!”

    李氏此时已经升为九嫔中顺容,位列后妃中的第三阶,听得太后有旨免了她的侍候,连忙出列磕头谢恩,退了出去。

    此时众妃嫔们亦是劳累了一天,见了李顺容以照料公主的名义先退了出去,皆是满眼羡艳之色。

    过得片刻,小内侍阎文应引了小皇帝进来。小皇帝身着孝服,看上去沉默许多,一进门也不行礼便扑到刘太后的怀中,也不说话只是伏在太后的怀中,好一会才抬起头来叫道:“母后!”眼泪才扑簌簌地掉下来。

    刘太后抱住小皇帝,轻轻地拍着他的后背,柔声道:“你现在是皇帝了,不要哭,要坚强起来啊!”

    小皇帝只是扑簌簌地掉眼泪,却强忍住了并不号哭,杨太妃瞧得心疼,忙站起来直待要过去将他一手抱在怀中好好安慰爱抚,刘太后却用眼神阻止了她,杨太妃虽然不舍,也只得含泪坐下。

    刘太后接过巾帕,细细地为小皇帝擦去眼泪,小皇帝这才止泪,规规矩矩地退后一步行礼道:“母后,儿臣回来了。”

    刘太后看着小皇帝强作大人的样子,也有些心疼:“头一次让你一个人面对群臣,也是够难为你了。”这一日小皇帝灵前即位,受群臣参拜,却是头一次面临这样的大场面,小小年纪独自承担,却也真是够难为了。

    阎文应忙回奏道:“回太后,官家今日虽然初时受朝,却是举止沉稳,一应礼节都做得极妥,已能镇服百官了。”

    刘太后点了点头,所谓“镇服百官”云云,自然不过是表面上。那几个宰相都是桀骜不驯之人,先帝在时都够叫人头疼的,更何况幼主当国。

    小皇帝自小一直由杨太妃抚养,素日里由东宫接来,早扑入杨太妃怀中撒娇。这几日来,却是一回来便先扑入刘太后怀中,他还是个孩子,骤逢巨变登基为帝,心中却是惶惑不安,只有倚在刘太后身边,太后虽然只是坐在那里,却能够让他有一种沉稳如山的感觉,他才能够稍稍安心一些。

    皇帝受朝之后回来,宰相们却还要商议接下来的事,刘太后早令雷允恭在殿庐与崇徽殿之间传话。过了一会儿,但见雷允恭进来行了礼道:“宰相们在前头有些争议,让奴才来请太后的示下。”

    刘太后问道:“什么事?”

    雷允恭小心翼翼地道:“冯枢使说,当年昭宪太后有遣诏,要防着后周世宗及符太后的先例,国赖长君,太后当国,还需得亲王宗室辅政。”

    刘太后冷笑一声,眼前却浮现出前日真宗小敛时,画师请出真宗画像,端王元俨立刻嚎陶大哭到肝胆俱摧的样子,引得诸宗室及群臣更加地大放悲声,叫着什么“大宋江山怎么办”,被宰相们喝止以后,居然晕了过去。眼见如此,丁谓只得请示了刘娥,让人将他在宫中安置歇息了。当日一场大火,惊得老七一病身亡,如今真宗这些兄弟之中,唯剩这老八元俨,竟也让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