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圣令(贰)_第7章 大相国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章 大相国寺 (第1/6页)

    第二日,宫中就有旨意下来,让元侃去南宫探望楚王。元侃大喜,心中颇有期盼,若是楚王复出,许王这个皇储,只怕未必能坐得稳。他虽有相争之心,却也知道成算不大。在内心实是盼着,一切能够恢复如初,他还是继续成为那个大哥庇护下的弟弟吧。

    元侃走到南宫,就见着大门一条铁链,上面一把铁锁锁住。元侃想着哥哥一家就住在这里,心中酸楚,他走到宫前,扣了扣门,就见门上一个小窗打开,一个小内侍的头探出来,看了一下。

    元侃就道:“烦请通报,襄王元侃,求见楚王。”

    那小内侍一骨碌儿溜走了,元侃只得在外头等着。

    过一会儿那小内侍的脸又出现在窗口,道:“楚王殿下说,他是有罪之人,不便擅见。他说他的心意在进入南宫那一天就已经不会改变了。还请襄王转告官家,说儿臣不孝,有负圣恩,无以还报。”

    元侃一惊,失声道:“大皇兄连我也不见吗,你说过是我了吗?”

    那小内侍就道:“奴才说过了,这是楚王殿下原话,殿下见谅。”说着就把那小窗关上了。

    元侃站在外面,心中又失望又伤心,还带着几分委屈,只想冲上前去,捶着那门问里面的人,是不是把自己忘记了,是不是连自己也不认了。

    然而他终究不是从前的三皇子了,他此刻做不出这样任性的事,只能长叹一声,伫立半晌,这才怅然而去。

    他却不知,在门内里,楚王何曾不是有着激烈的内心挣扎。

    楚王妃问他:“三郎来了,你为何不见他?”

    楚王元佐却摇了摇头:“三郎不得奉旨,岂能擅自来见我。这次必然也是父皇让他来探望我的。我既然已经退出这皇位之争,又岂能再涉这个泥潭。”

    楚王妃就落下泪来:“这皇位有什么不好,你为何一定要与父皇斗这个意气。你、你纵不为自己着想,可我的升儿呢,他还这么小,独自在外头,我这当娘的每天都梦到他。这么小的孩子,又是何辜。”

    楚王叹了一口气,心中酸楚:“谁叫他生在这帝王家呢。我不出去,才是对他最好的。”

    他终究是皇帝当日最精心栽培的皇子,虽然当日一怒之下火焚东宫,及至进了南宫,却慢慢回想过来前后原委。其中有些事情,就看得越发明白了。

    皇帝一开始虽未弃他,但在他火焚东宫,令得天下皆知之后,皇帝想要保全于他,也只能以他“疯了”为由将他关起来。而他与皇帝一番冲突对话,也彻底伤了父亲的心,就算父子已彼此知道对方的心意,可终究理念不同,不能一致。或许二郎也就是看到这一点,才提前把这一点揭露,让他们无可拖延,无可逃避。

    他这样的心性,终究是不宜在帝王家生存下去的。

    他想通这一节的时候,曾经震惊和愤怒过,曾经想过传递消息到外面,告诉皇帝真相,揭露二郎的真面目。可他愤怒得不能自抑,愤怒到无法入睡,愤慨到只能以抄经书而压抑自己。可过了几日以后,却渐渐平静下来了。他不知道是因为经书,还是因为自己想明白了。

    他纵然就看清了,也揭露了,又能怎么样呢?只不过又是皇室中的另一场兄弟相残罢了。而就算是二郎身败名裂,对于他来说,何曾不是一重新的伤害。然后接下来呢,他也无法成为他想坚持的自己,或者就是成为另一个父皇,或者是另一个二郎,永远无休无止地面临着骨肉间的算计和相残。

    倒不如就此撒手吧。自己无法成为另一个父皇,或者二郎可以吧。就算自己反感父皇对于权力的执着,对于骨肉间的算计,可是平心而论,父皇亦是一个好皇帝。二郎,他心性更似父皇,就算他用了这样不光明的手段上位,但他若当了皇帝,也未必就是不好。

    父皇这时候忽然叫三郎来找自己,或许是对二郎的心性行为,有些看出来了吧,也不知道他看出来多少。可他令三郎来找自己,或许是希望再更易一次储位?可是这样换来换去,无非又是朝堂上官员的又一次清洗,又一次站队罢了。

    他无法勉强自己,也无法改变世界的进程,那就当一个缩在南宫的废人罢了。三郎单纯,何必又将他牵扯进来呢。

    楚王抬起笔,一字字抄下《黄庭经》文,从此以后,他的世界,再无其他。

    皇帝这日晚上,就知道襄王去探望南宫,没有被允许入内。他长叹一声,挥手令内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