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姑父是朱棣_第178章 太医院里的女状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8章 太医院里的女状元 (第1/1页)

七月初。
    永乐元年的第一次太学堂考试已然开始。
    这是朱棣自登基以来,在姚广孝和徐钦的建议下,改革科举制度之后的首次尝试。
    朱棣当然非常重视,任命解缙为殿试主考官,杨慎为副使,组成一套强有力班子办理此事。
    赴京参加殿试人数和录用人数,比建文时期增加一倍还多。
    不惧一格降人才,决心很大。
    永乐科举制度改革的侧重点,就是每年全国性中央统一考试,分为两次。
    一次是每年秋试,这是选择干部的最后一关。
    这是传统的科举形式。
    太学堂就是朝廷干部的培训基地,学制一年。
    这里的毕业生分配至州府衙门实习,逐步成长之后再择优任用。
    专业分为工和文两类。
    徐钦着重培训技术型专业人才。
    而太医院的考试,跟朝廷科举几乎是在同一时间。
    即七月二日。
    秀瑛经过二个多月的全脱产复习,在义母苏兰的精心指导下,成长很快。
    这天清早,她在义母苏兰的陪同下,参加太医院的考试。
    上午笔试,下午面试。
    一切都很顺利。
    五日之后,太医院公布结果,秀瑛成功考取。
    永乐朝的太医院,已经不是一个专门为宫内外皇家成员,大臣们服务的医疗机构。
    他的功能是由行政管理、教学实践、医疗服务、药材工业等四个部分。
    实际上,相当于后世的全国医疗卫生主管部门。
    太医院最高长官为院使,正三品衔。
    少院使为副手,从三品。
    左、右通判,正、从四品。
    各署有掌事,少掌事,相应为四品,从四品。
    以上是整个太医院管理机构的首脑分子。
    而医疗服务署里有专业排序:首席御医,御医,太医,医士,医员,医丁。
    品阶四品一直到九品不等。
    品阶高低,代表其医术水平的高低。
    秀瑛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临床表现,都是出类拔萃,综合评定第一名。
    相当于医学服务类的状元。
    按科举制度,她直接定为见习医士,正七品衔。
    医士是可以独立出诊,有处方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