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绝尘_15.王家兄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5.王家兄弟 (第1/2页)

    15.王家兄弟

    南正街上出过很多的知名人物,明末的时候,这条街上曾经有过一些年轻人帮助官兵成功的抗击过流寇张献忠的进犯,还得到过朝廷的嘉奖;清末民初峡州的三大富翁之一的陈善夫也住在这条街上。他有一个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儿子曾经在峡州创办了电灯公司,那是第一个将黑夜的光明照亮峡州的第一人。

    这条街上后来曾经住有三户人家都是王姓,谁都知道天下无二王,谁都知道一笔难写二个王,加上三户王家都是男孩子,而且有五个虎头虎脑的小家伙,所以原本祖籍不同、来处不一、没什么亲戚关系、也没有半点血缘的三户姓王的人家就自然而然的成了亲密无间的一家人,五个男孩子自然就成了手足之情的兄弟,见了其他哥哥**的母亲也一样叫妈妈,见了别的哥哥**的父亲就用大爸、二爸、三爸来称呼,都是一个爸。

    三户家庭也不分彼此,谁家男人出门带回好吃的,五个男孩一人一份;谁家女人买布料给孩子做衣服,同样也是一个人一件,那个时候田大妈(详见拙著都市系列长篇小说第二部)还是南正街上的裁缝,对过去的事情记忆犹新。直到现在还念念不忘那个时候的事:"太简单了。就和放大样一样简单,五个人一模一样。"

    本来南正街的孩子就很团结,由于长辈的言传身教和氛围的耳濡目染,五个男孩子也就自然而然的亲如一家。有了好吃的就和儿歌里唱的一样:"排排坐、吃果果。"有了错误一起承担,绝不泄密,自然也就有了兄长之尊,也有了爱护**,也有了互帮互学。无论在当时还是以后的日子里,王家五兄弟都是南正街的那些人家对自己的子女进行仁义理智信的学习典范。

    第一个王家姓王的男孩自然就是王家老大。王家老大真的很了不起,寒窗苦读,凭着自己的努力,实现了鲤鱼跳龙门,**到中国第一高等学府学习,毕业以后虽然得以留在京城工作,可是却不甘心仅仅只当个按部就班的公务员,八小时以内为人民服务,八小时以外为自己和领导服务,挤破头的去争那少得可怜的晋级机会。王家老大主动要求外放,从基层做起,从大江上下到长城内外,从中原大地到西部平原,不知道经过多少磨砺,终于成为了申城、也就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的最高长官。市长是前台接待,**的书记才真正是经理,谁都知道那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重要位置。

    王家老大的**在王家兄弟中排行老四。有哥哥做榜样,虽然父母先后因病去世,可是有哥哥嫂子的支持,也是一路埋头苦读,也是一路考进了京城。在大学里也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子。这个叫王大力的王家老四却没有和他的哥哥那样毕业以后留在京城,而是回到了家乡峡州,也当了一名公务员。因为第一次婚姻失败,这个市团委副书记自愿下放锻炼,不曾想却是一次命运的转折之举。居然会赢得了一位韩国美女的青睐,成就了一段美满的婚姻;事业上当过镇委书记、县委书记、几年功夫就成了峡州的副市长,一路高歌猛进,连南正街的人也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哥哥更行。而王家老四就是住在二十四号楼的住户。

    南正街的第二个王家和第一个王家也是两个男孩,可人生道路有所不同。当王家老大在大学的象牙塔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候,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