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符志_第一卷 黑泽瘗域 第九十章 海底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卷 黑泽瘗域 第九十章 海底针 (第1/2页)

    她的话众人终于听懂了,不禁对她思虑的严谨和考虑的全面非常佩服。

    “那那个无名氏呢?也不分析他?”韩德邦问。

    “不,我觉得他才是重点。”李玉兰不容置疑地说道:

    “毕竟这墓是他设计的,那亚布拉罕王只是享用的人。

    这就好比众人想要研究一辆汽车,众人不能从他的购买者,也就是车主入手,因为无论谁是买这辆车的主人,这辆车都是这个样子,从原始设计上讲,不会有什么影响。

    众人应该研究这辆车本身,如果有研究不明白的地方,众人需要去分析这辆车的设计师,从他的生平、性格、喜好、才情、设计风格等方面入手,对研究这辆车肯定有很大的帮助。

    只是,众人不能单一地只分析那个无名氏,因有你再有天才,真正要落实到实际当中时,仍还是要为墓主人服务的,必须要着落到结合墓主人的喜好、事迹等,进行融合,进行创作。你们觉得呢?”

    牛钢带头鼓起了掌,大家也都跟着鼓了起来。

    只有曹龙轩没有鼓,他仍是一脸波澜不惊,想了想问道:“那你觉得在分析上,有何不妥之处?”

    李玉兰也想了想,说:“众人可能忽略掉了那无名氏在他自己墓室题刻上透露出的一些信息,另外,他从曹丕墓逃脱后,来到西域这段时期的经历,是否是影响他设计墓葬的主要因素之一?”

    鲁武阳插话道:“你说的第一点众人理解,意思是众人可能遗漏了什么。可是这第二点我就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了。”

    “这个不难理解,如果是他不怀恨且忠心拥戴的原国王一直执政,他肯定不会有第二次的逃亡,也就不会心灰意冷,做出一些偏激的事。

    所以说他心里,对这第二个国王,也就是弑兄谋权篡位的这个亚布拉罕王,是充满仇恨的。

    曾经下狱,差点被问斩,若不是他机智,有一身通天彻地的本事,早就成了刀下鬼魂,而且在七年多的时间里,设计和修筑墓葬一直是被看押的状态,国王下葬后,国王的亲随还要拿他陪葬。

    凡此种种,在他提议给国王设计墓葬时,就已经想好了,要预留逃生通道,就想到会有多么可悲的下场。

    那么,你们觉得他还能尽心尽力地,发自内心地为他主子干好这个活吗?

    虽然从表面上看来,这墓葬有些东西貌似非常的宏大、严谨、精细、新奇,且机关重重,防护性好,但这些明面上的事情不做好还有活路吗?

    但是隐蔽性的东西,比如在人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留出一条逃生通道,或者这墓设计得看似艰难险阻,隐蔽异常,但是否只是表面如此?

    实际上,他在自己墓里的题刻上刻写,并且又详细地记录在平台上那些竹卷、典籍中,就明显是没想为这个他恨之入骨的君主保密。

    我相信,如果是这个亚布拉罕王的哥哥执政,他为那个哥哥设计墓葬,一定会是另一种风格,而且多半不会在自己墓里的题刻与竹卷、典籍中,体现这些会泄露主子秘密的东西。

    古代人的愚忠,有时候是渗透进骨髓的。

    除非你让他觉得你没有他为之尽忠的意义,否则,这些忠贞之士,看待忠义比自己的性命还要重要。

    想那无名氏对自己母亲的坟一事,以及能一直带着那属下的焦尸逃亡,并且抱着这段焦尸一同埋葬在自己棺内,就足以说明他是

    一个非常看重情义、忠孝的人。”

    听到这里不仅众人都非常佩服李玉兰思维的缜密,连一向对她不冷不热的曹龙轩都微笑着称赞她难得,然后顺着李玉兰启迪的思路思索着说道:

    “玉兰说得很好,我等确实忽略了适才她所言之两点,经她提醒,我想,我等一来确实忽略了题上所提较为隐晦之信息。

    二来,题刻上在叙事时刻画的几个隐秘符号,至今一直未完全破译,是否并非为完全叙事之用,而是包含了一些隐晦的成分在其间?

    而且有个别符号还和陪葬品极为相似,似乎是在提示我等,这陪葬品便是那些符号所要表达之意。

    现在看还不得而知,毕竟这无名氏行事风格迥于常人,特立独行,又阴暗难测。”

    听他这么一说,本来好像已经被李玉兰给指点明白了,可听他说完就马上又觉得糊涂了,大家就有些发蒙。

    曹龙轩见大家的表情,就笑道:“当时我等在敦煌莫高窟无名氏墓室,发现的叙事题刻上有这样一段话,却被我等一直未重视所遗忘:

    ‘汉成帝时汉朝一属国日益兴盛,持强傲物,且野心甚巨,遇有重事然不服朝廷管束,经镇压有谋反之举,朝中出兵弹压,并平息其亲族及附属部落叛乱。

    其孽为躲避追杀,逃至西域,与当地女权之国姻合,揽得王权,国力日盛,遂开始征战扩张,致各诸候小国间你争我夺,使西域广大疆域内战事不断,无名氏迁至敦煌时,西域正值烽火连天之际。’

    此段看似与这亚布拉罕王的墓葬毫无关联,其实不然,我等可回头再看这壁画,上面虽没有汉成帝的壁画,但那无名氏为什么要在题刻上记载此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