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 亲人 (第2/2页)
,找到拖拉机,运气不错,大冷天里一打就着。 海州站离农场只有60里地,7点前到了家,谭山紧随其后。 看到摆在桌上的两瓶茅台,谭山眼冒绿光,迫不及待地打开一瓶抿了一小口,一脸享受,“真香!” 杨婶先是数落了谭山一顿,接着又埋怨起两个孩子乱花钱。 谭兴祖插话道:“妈,你就别说了,好歹是他俩的一点心意”。 杨婶马上转移目标,用手指着谭兴祖的脑门,道:“你上大学这么久了,哪次不是空着手回来的?你还真不如你妹妹和维桢!” 谭兴祖心里那个后悔,恨不得打自己一嘴巴,让你多嘴! 虽然挨了杨婶的埋怨,不过林维桢能看出杨婶打心底里高兴,吃饭时脸上都挂着笑,不停地给林维桢和谭沁夹菜。 吃完一顿丰盛的晚饭,杨婶冲着正在剔牙的谭山问:“下午县里找你干什么?” 谭山随口将肉末吐在桌子上,道:“来了个美籍华侨”。 “美籍华侨?咱们农场的?” “之前算是咱们农场的,记不记得九组的那个魏秀芹?她弟弟回来了”。 林维桢顿时竖起了耳朵,问:“谭叔,魏秀芹是哪个?” 谭山笑着道:“你认识,种菜的那个。你还为她打抱不平过”。 杨婶也想起了魏秀芹是谁,“那个种菜的?不是说他弟弟早就死了么?” 谭山长长地叹了口气,唏嘘道:“傍晚陪她弟弟喝茶时才知道,徐蚌会战那会儿,他的部队担任海州守备任务,他们放弃海州撤往彭城时,他脑袋机灵,觉得走陆路不安全,就爬上一条船跟着税警团跑了,后来去了台湾,娶了个美国媳妇,还是个记者,最后定居美国”。 杨婶沉默了一会儿,问:“他难道不怕?还敢回来?” 谭兴祖笑道:“妈,现在什么年代了,以前的事早过去了,去年元旦的《告台胞书》,讲的明明白白,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互通讯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进行学术文化体育工艺观摩。人家来看她亲姐姐,这是探亲访友,有什么不敢的?” 谭山对儿子能说出这番话感到极为惊讶,在他脸上瞅了几秒钟,道:“啥时候有这觉悟了?还关心起国家大事了?” 谭兴祖顿时胯下脸来,没好气道:“爸,你对我有成见!去年你在大喇叭里说我吊儿郎当,我就成了农场的笑话”。 谭山哑然失笑,心里感慨小儿子长大了,自尊心强了,之前自己忽视了他的感受,总以为他还是孩子,看来以后不能再臊他了。 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林维桢和谭沁都累了,早早地回房睡了。 杨婶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谭山好奇地问:“你这是怎么了?晚饭时就觉得你不对劲儿”。 杨婶没说话,爬起来披上棉衣,坐在炕头上望着黑漆漆的窗户。 谭山从来没见过她这副模样,也跟着爬起来,关切道:“到底咋了,你说话啊,你想急死我?” 沉默了半晌,杨婶才幽幽地道:“明天我想去见见那个华侨”。 “啥?”,谭山以为自己听错了,“为什么?” 杨婶带着哭腔道:“你把我二哥忘了吗?我杨家就剩下我和二哥了,临死前怎么也得见上一面,我去跟他打听打听,说不定他认识二哥呢”。 谭山听到杨婶在哭,顿时手足无措起来,伸手给她擦擦泪,温言劝道:“你别哭了,我答应你就是了,明天带你去见他”。 “那就说定了”,杨婶抹了一把泪,重新躺下,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谭山却睡不着了,脑子里乱成一片,她二哥可是中央军校的人啊,虽然两人没在战场上碰过面,但心里就是不自在。 罢了罢了,事情都过去了,她说得对,老杨家就剩她俩了,能打听到最好,打听不到她也趁早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