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1980_第149章 又是资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9章 又是资金 (第2/1页)

    以周建平的性格,承诺的事就必须去办,还得办好,尤其是对老家父老乡亲的承诺,既不能拖,又不能打折扣,那都是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民,他们眼巴巴地望着你,忽悠他们,能凸显出自己的什么本事呢?

    虽然在城里工作生活已经十年有余,周建平交往的朋友圈子却并不大,办这样的事,除了找马兴伟,他没有第二个可以信赖的人。

    第二天上午,周建平来到方正律师事务所,在马兴伟的办公室门外轻敲几下,听见屋里传来一声“请进”,他推门进去,“哟,建平稀客呀!”马兴伟有点惊奇。

    “怎么还成稀客了?是不是因为我好长时间没来拜访?”

    “快坐快坐!都一样,我不也好长时间没去拜访你嘛。”马兴伟起身沏茶。

    “以后要去我那里就有点远了。”

    “怎么,已经全搬完了?”

    “总算搬完了,搬迁这半年,事情太多,太累!”周建平道。

    “其实就在城郊,离得也不远,开车有二十多分钟就差不多吧?”马兴伟还从来没去过健生公司的新厂区。

    “赶上红绿灯,二十几分钟,如果顺当,从你这里到新厂区,用不了二十分钟。”

    “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处在城里的工厂,早晚要搬迁,晚搬不如早搬。呃,公司搬走后,留下的那块地怎么处理的?”

    周建平曾委托马兴伟帮忙寻找土地买家,马兴伟一直惦记这件事。

    “土地转出去了,实际上是一家郊区地产公司用一块土地和部分现金跟我们交换的。”

    “那就是说,除了得到部分现金,你们还得到一块市郊的土地?”

    “你觉得这笔交易怎么样?”

    “相当不错呀!从目前形势看,储备一块土地比得到一笔现金更具升值潜力。”马兴伟作为律师,对形势判断具有独到见解。

    “在你看来也不吃亏,我就放心了。”

    “建平,生意上的事你比我精明,你办的事还能吃亏?”

    “过奖了。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兴伟,今天找你,我还有些事情想请你帮忙。”

    “哟,什么事?”

    “老家的事。昨天回了一趟家,村里这几年建了蔬菜基地,经济条件改善了,对生活的要求也提高了。”

    “好事呀!他们有什么要求?”

    “看见有些地方都通了程控电话和闭路电视,他们也想要。”

    “我记得前几年不是给你老家的村里接了一根电话专线吗?”

    “那是村委会的,现在很多村民想在自己家里安装程控电话,还有闭路电视。”

    “据我所知,程控电话的放号现在基本放开了,关键是专门往村里拉外线,这钱谁出?闭路电视嘛,暂缓一步再说。”马兴伟道。

    “立杆子拉外线,村委会答应出钱,我觉得闭路电视好像比程控电话还要紧迫,因为没有信号或信号太差,据说村里好多人家买了电视都没法收看,电视这玩意,家家户户,男女老幼都喜欢,有电视没法看,村民们更着急。”

    “我给在电信局上班的同学打个电话,向他咨询咨询。”马兴伟拿起电话就要拨号。

    “你稍等,别在电话里咨询了,干脆让他过来,中午在一起吃饭,上次他帮了忙,我还没请他呢。”周建平道。

    马兴伟举着电话没有拨号,“你跟继明也有好久没见面了吧?要不要把他也叫来?”

    “当然,这已经形成了惯例,只要聚会,必是咱们三个同时出席。”周建平道。

    “那我先告诉他。”马兴伟打通了徐继明办公室的电话,但铃声响到最后也没人接,“他有大哥大了,看能不能打通。”马兴伟又从记事本中翻出一个号码,拨了出去,“嗯,通了!”

    “你没在单位吗?”马兴伟问。

    “我到外地出差了,有事吗?”

    “建平来我这里,他想找你我聚聚。”

    “你们聚吧,我在外地,下次再参加。”

    周建平已经听清楚了,他告诉马兴伟,“继明出差了,咱们还得聚,跟你电信局那位兄弟联系。”

    马兴伟拨通了电信局小闻的电话,“你找哪位?”

    “请问小闻在吗?”

    “小闻?我们这里只有一个姓闻的,你是找闻科长吧?请稍等。”

    “闻科长?哦,就是找他。”马兴伟没想到这位小学同学也当上科长了。

    一分钟后,电话那端传来熟悉的声音,“谁找我?”

    “当科长了,也不通告一声,好让朋友们给你祝贺祝贺。”

    “你...你谁啊?声音听着耳熟。”

    “马兴伟。”

    “哎哟!兴伟呀,失敬失敬!你别多心,我没听出来。”

    “多什么心呀!一帮大男人,至于那么小心眼吗?怎么样,今天中午有没有时间?”

    “你有事?”

    “我的一个好哥们,就是那年你帮他接专线电话的那位老板,人家想请你吃饭,还想跟你咨询几件事。”

    “我们中午本来不让喝酒,但是...,好吧,我请个假。”

    “中午十二点,在鸿盛酒店迎宾大厅见面,谁先到谁等着,不见不散。”马兴伟知道周建平请客,一般都安排在鸿盛酒店。

    结果周建平跟马兴伟先到,不一会儿,小闻急匆匆走进迎宾大厅,马兴伟给双方作了介绍,相互寒暄一番,“你现在当科长了,我是称呼你闻科长呢?还是像以前那样继续称兄道弟?先把称谓搞清楚,好说话。”马兴伟打趣道。

    “称什么科长呀?还跟以前一样,称兄弟,显得关系密切。”小闻道。

    周建平说:“兴伟,我跟闻科长初次见面,咱们进包间说话。”

    在预定的包间坐下,各自点了自己喜欢的菜品,周建平把酒水安排妥当,马兴伟道:“周总老家是西山乡的,上次那根电话专线,就是为他老家那个村的村委会接的,周总在老家兴建了大型蔬菜生产基地。”

    小闻再次起身跟周建平握手,“听兴伟说,周总是大老板,佩服!”

    “什么大老板呀,我们就是一个体企业。”

    “周总的老家如今条件好了,村里人都想安装程控电话,你能不能给想想办法?”马兴伟开门见山。

    “装程控电话?现在号码资源没问题,关键是外线,到西山乡的外线是有了,从西山乡到你们村里,这段外线怎么解决?”

    “就说从西山乡政府到元坝村村委会吧,那段距离在五点五公里左右,请闻科长给估算一下,包括立杆子和拉外线,大致需要多少钱?当地村委会决定出这笔钱。”周建平道。

    “只要有人拿钱拉外线,事情就好办了。”小闻以前就是负责外线的大班班长,他对外线非常熟悉,只用了几分钟就估算出了需要的资金。

    “兄弟,你在广播局有熟人吗?”马兴伟问。

    “找广播局干什么?”

    “不是说了嘛,村民们有了电视机,因为信号不好或没有信号,根本收看不了,周总他老家的村民还想把闭路电视信号引进村里。”

    “这个----,你这大律师,还不认识广播局的人?”

    “我就给他们代理了一桩案子,那纯粹是一笔生意,从那以后就没跟他们打过交道,我上哪儿认识广播局的人?你别卖关子了,你们管电话的,手握电信资源,没有单位不买你们的账,你快给想想办法,帮个忙。”马兴伟敦促道。

    “我在广播局还真认识一个人,他好像是管什么对外联系的,要不是时间有点晚,现在就可以把他叫过来。”小闻道。

    “这才十二点半,一点也不晚,再说咱们点的菜都还没上来,你上总台给他打电话,让他过来吃饭。”马兴伟巴不得一次把这两件事都办好。

    广播局离鸿盛酒店不远,小闻打过电话后,不到十分钟,邀请的人就到了。“兄弟你给介绍一下,这位领导怎么称呼?”马兴伟提醒道。

    小闻向广播局的客人介绍了马兴伟和周建平,并告诉二人,这位客人是广播局的史科长。

    “我们正在等着你,史科长,请你点菜。”周建平递过菜单。

    “其实我在单位食堂已经吃过饭了,菜我就不点了,陪你们坐一会儿吧。”

    “那不行!既来之则安之,史科长,你也要点自己喜欢的菜品,要不一会儿没法喝酒。”马兴伟热情地招呼道。

    盛情难却,史科长只得翻开菜单点菜。

    等待上菜的功夫,小闻说:“史科长,这位周总是马律师的好哥们,也是我的好朋友,他老家在西山乡下面的一个村子,现在想往村里引闭路电视信号线,你觉得好办吗?”

    “其实作为电视台,他们巴不得越来越多的人收看他们的闭路电视节目才好呢,问题是往偏远农村引线,需要资金呀!电视台属于半事业单位,他们的资金是用来发工资和维持日常运转的,倒是有一部分广告费,那也不可能拿出来为偏远农村架设闭路信号线。这件事办起来并不难,关键是架设线路需要的资金谁来出?”史科长道。

    又是资金!要是没有钱,这些都是纸上谈兵,周建平道:“架设信号线需要的资金,可以由当地村委会出。”

    “史科长,请问你能不能估算一下,从离西山乡最近的城区引线过去,需要多少资金?”

    “这个问题我不太懂,但我知道架设一公里信号线需要多少钱。”

    知道了这个数据,周建平自己就会估算需要的资金了。

    酒局结束后,周建平告诉小闻和史科长,他回去让村里准备资金,一旦资金到位,可以马上动工立杆拉线。

    为了老家的村民早日收看闭路电视,用上程控电话,做好预算后,周建平又专程回了一趟老家,见到元坝村村委会的领导们,他把架设程控电话外线和闭路电视信号线的预算向他们做了通报,大家一听都傻眼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