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仁智礼义论漂杵(上) (第2/2页)
山林的祖先罢了。 参加这种仪式的人,伴随着青蒿治疗疟疾这种类似“施符水”的手段,越来越多。 也就是这样,适这种把天下大义整天挂在嘴边但其实别有目的的野心家;和芦花、六指这样的真的信了要行天下大义、兴利除弊死不旋踵的人,发生了一些小矛盾。 适暂时不想招惹那些小贵族,不想把矛盾现在就引出来,墨子没回来自己没靠山,万一搞出来一个诛少正卯这样的事,自己哭都没地方哭去。 所以尽可能只是在自治村社中传播,不要进入贵族的封地之中接触那些人。 但是芦花反问难道那些地方的人,就不是人吗?难道墨者就要放弃那些人吗?如果是那样的话,又怎么能叫行天下大义呢?那地方有人得了病,你明明能去治,偏偏不准我去,这又算是什么? 一直信任适的芦花,第一次和适发生了争吵。那些整天被他教育的孩子们,也有些不解。 晚饭的时候,芦花冷着脸吃了几口便要离开。 苇劝道:“他做事自有打算,哪有错的时候?你听就是了。” 芦花把勺子重重一放,哼笑道:“是他整天说,凡是都有道理,墨者就该信义践行。是他整天说,将来要选圣人,集众意,凡有法度都要有解,行有依据。是他说,他是墨者以行义为宝,也是和我、和六指那群孩子们这样说的,也是和你们这样说的。我有什么错?有错也是他有错!” 适低着头也不说话,芦花看似要离开,却还在那站着,故意拿话戳着适的心。 混入墨家做野心家,不容易。是真的很不容易,最难的地方就在于,如果认定了有什么事是兴利除弊行大义的,就算前面有刀山火海也得去,不去就算不得墨者。 混入其余任何一家,这种事都有转圜的余地,可墨家在这种事上没有转圜的余地。 这件事讲不出可以让这些人信服的道理,好容易培养出来的几个亲近者心中肯定会有解不开的疙瘩。 适无可奈何地说道:“你不是没听过我给你讲的少正卯的事。” 芦花冷笑道:“你还给我讲过知行合一呢!如果你是少正卯,如果你讲的是行义的手段,如果你知道要被分尸曝晒,你就不讲了吗?有一天你知道做什么是对的,但这么做要被杀头,你就不做了吗?” “真要有那么一天,便陪你死了就是!你整日讲千金小姐、七星龙渊,是你让我们觉得做那样的人是对的,是好的。你若是不想让我们这么做,又何必告诉我们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若是你不想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将来又何必立什么规矩约法?到时候王上天子说是好的就好、说是坏的就坏,我们不需要知道,只要照着做就是了。可是你让我们知道,那样是达不到乐土的!” 夹带着战国初年的那种简单的是非观和勇气,以及听了适讲了半年的义与不义,芦花第一次带着怒气和适说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憎。 之前的爱是新奇,新奇之后是崇拜,崇拜之后是同心意的畅快,而新奇与崇拜退去之后,却又顺不得心意,这股无名火终于发泄了出来。 虽还不是憎,却已有了几分怒。 适不是教主,只是个引路人,所以可以有错,所以可以被训斥,所以可以被同路人评价他做的对还是不对。 适也没想过芦花竟是这样的脾气,转念一想也明白过来,自己之前做的都对,当然一切都好。就像是火山,不曾喷发之前,谁也不知道下面饱含着岩浆。 门外的斜阳,让芦花将影子笼罩在适的头顶,越发显得他有些渺小。 他早就说自己是叶公好龙,现在看来也是一样。 他以为自己喜欢战国时候的张扬、不屈、轻生死、重信义。 实际上他才明白过来,自己不过是喜欢天下有这样的人,从而自己不需要这样。 身影笼罩之下,适握紧了勺子,看着似乎有些失望的芦花,想着那些渴望做一个他这样行天下大义的孩子们,适苦笑了一声。 他以为自己影响了别人,却忘了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自己又何尝不被这些人影响呢? 自己是白的,非要装自己是墨者,周边的人变黑后,难不成自己就会毫不受影响吗? 况且,若是将来墨子来这里一问,问出来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那折腾这么多都没用了。 既是要赌,那就得敢用命去博,小心些就是。 狂笑一声,心说去他妈的瞻前顾后吧,既然要混入墨家,怕死能被墨子看得上眼? 这是个有些疯狂的、为了证明自己勇敢拿刀子割自己腿上肉吃的时代,想来那墨家的孟胜,也得有这样的人格魅力,否则聚不下那么多的人。 自己在这方面,差的太远。不由内而外地伪装,只做表面,怕是不行。 思及于此,悠然起身,冲着因为发怒、或是有些许伤心、一分瞧不上眼甚至轻视的芦花举起双手,行了一记大礼,低头道:“是我错了。” 然而,他却没想明白一件事。 若一个人自内而外的伪装,且伪装了一辈子直到死,那他到底是真?是假?